中新网南宁11月28日电(农明孟)时下正值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黑皮冬瓜成熟季节,11月28日,在一个冬瓜种植基地里,数千颗硕大饱满的冬瓜悬挂在竹架上,整齐划一排列,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图为冬瓜生产基地。农明孟 摄
据种植户黄炳清介绍,该基地种植的黑皮冬瓜品种是“黑将军”,瓜重可达30至40斤,瓜形美观、囊腔小、肉质紧密、口感极佳,同时又耐贮运,品质优良。基地每亩种植620多株,从选地、施肥到灌溉,都借助科学管理,使得冬瓜长势优良,已经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来预订。
图为农户展示刚采摘的大冬瓜。农明孟 摄
黄炳清以其出色的种植技术成为了本地的“冬瓜大王”。他种植的冬瓜个头肥大,表皮青绿,主要销往北方市场,不愁销路。目前,冬瓜的收购价格为每公斤1.6元,预计每亩产量约为15000斤。
武鸣区府城镇喜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覃国洪介绍,如今,当地黑皮冬瓜种植产业链已经慢慢形成,从种植、管理、储存到销售,为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来源。(完)
中新社澳门11月28日电 (王豪 李亚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投入使用仪式28日在澳门举行。作为中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中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
该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开辟了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是推动双方实质性科技合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良好范例。对于加快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澳门在国内与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新聪、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出席投入使用仪式,共同见证签署“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投入使用证书、长期运行管理协议。
据国家航天局介绍,“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A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能量电子谱仪、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任务;B星搭载中能粒子探测器、太阳X射线探测器、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太阳X射线和地球内辐射带能量粒子探测任务。A星和B星联合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粒子的时空分布结构开展观测。
在轨测试期间,“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稳定,功能性能正常,完成了卫星工程在轨测试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测试项目。卫星各载荷的科学数据经过自校自评,并与其他卫星数据和国际通用模型比对,验证了各载荷的功能和性能。11月,卫星圆满完成在轨测试工作,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鼓励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未来将通过相关数据政策,深化澳门与内地、国际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澳门自身独特的区位与制度优势。该项目还将持续推动航天科学研究与澳门青少年航天知识科普工作。(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