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绍兴11月28日电(记者 项菁)最具“文化味”的马拉松、绿水青山裹挟的登山行、迎着湖光山色自由骑行……像是杭州亚运会“余热”未止,步入冬季的浙江,各具特色的户外运动火热,持续掀起“运动风”。
鲁迅故里、越国古城墙、古鉴湖遗址、陆游故里、浙东古运河……近日,参与绍兴马拉松的埃塞俄比亚选手穆卢内跑过2500余年历史的古城,感受“一步一名胜”,并拿下女子组全程马拉松冠军。
马拉松选手在绍兴古城奔跑。于江 摄
马拉松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不论是“城市风”还是“田园风”,因线路各具特色而深受民众喜爱。纵观浙江,2023卡游义乌半程马拉松吸引了28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跑友;在横店鸣枪开跑的马拉松串起了横店影视城多个景区,跑友们可体验“穿越时空”;2023苍南海西半程马拉松融合人文历史、自然景观、都市商圈,尽显“山海相融”之美。
记者梳理发现,接下来仍有不少马拉松赛事即将打响,比如杭州马拉松将丈量“大小莲花”,留住“亚运记忆”;宁波马拉松则可能调整往年线路,聚焦新赛道,展现港口城市风情。
如同马拉松线路一样,蕴藏在浙江大地的一个个标志性点位,正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靓丽之窗”。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近年来,“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积极盘活丰富的山道、林道、古道资源,将户外运动与青山环抱、与绿水相依,打造人人共享的“户外天堂”。
上海游客在上虞覆卮山徒步旅行。于江 摄
走向户外、探索自然、欣赏美景……杭州余杭黄湖镇青山村是“环浙步道”的途径之地,也是浙江省“未来乡村”先行地之一。近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户外爱好者与家庭代表向着“绿水青山”快乐出发,探游“环浙步道”的自然乐趣与魅力。
据介绍,“环浙步道”覆盖浙江11个城市,总里程预计达10000公里,历经3年多的设计、规划与建设,将山水景观、景区景点、古道村落和人文历史“串珠成链”,为浙江探索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丰富了新场景。
这个冬天,民众不仅在浙江徒步感受大自然,还有的用“车轮”丈量大好河山。
环千岛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越野车挑战赛……浙江省第四届户外运动大会正火热进行,依托千岛湖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和空气质量常年达优的环境优势,开展了亲民化、本土化的户外运动挑战,不仅让民众体验户外运动之趣、车轮之乐,也使“车轮经济”滚滚而来。
在浙江绿水青山间,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越野赛。叶晓龙 供图
浙江有山有水、有江有海、有岛有滩,发展户外运动有着天然的优势。根据《浙江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2019-2025年)》,该省要重点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航空运动、汽摩运动、马拉松运动等6大类户外运动,打造“运动浙江、户外天堂”新形象。到2025年,浙江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
眼下,随着越来越多人走向户外、参与户外、体验户外,全民健身理念亦愈发深入人心,参与户外运动逐渐成为民众热衷的生活方式。(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海关总署出台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12条重点措施,围绕重点行业产业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助力京津冀地区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
12条重点措施包括构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港区一体化监管模式,建设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三地空港智慧口岸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助力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促进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协作开展中欧班列业务、国际邮件业务等。
12条措施聚焦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发展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资源类商品保供稳链,如对精密仪器设备、生物医药、粮食能源进口等予以跨关区一体化通关、免税等改革,通过强化三地海关间的监管协作予以支持保障,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和通行规则,推动区域内航空口岸、铁路场站试点“直提直装”创新模式,支持区域性“单一窗口”建设。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京津冀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占同期全国外贸的12%。